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日前在北京召開,部署我國2022年“三農”工作。會議再次明確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底線,強調大力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并定下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的目標。
當前我國的糧食供求現狀如何?糧食安全面臨的挑戰是什么?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中國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糧食的總供給非常寬裕,稻谷和小麥的年產量在滿足國內需要的基礎上,還會有約一半的盈余,口糧安全絕對有保障。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在糧食供求結構方面的矛盾仍較突出,糧食產需存在缺口,粗糧、飼料糧等糧食進口規模仍較大。
根據海關總署較新數據,2021年1—11月,我國糧食進口數量破1.5億噸(15094.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9.7%。
“中國的糧食進口不能過度擴大。近年來,受疫情、極端天氣災害、能源價格上漲帶動運輸成本上升、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國際糧價波動劇烈,初級農產品國際貿易物流有時還出現中斷,進口市場波動影響國內穩定的風險在提升?!痹诶顕榭磥?,糧食進口存在的不確定性為我國糧食安全保障帶來了挑戰。
李國祥認為,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正是出于對我國大豆和油料作物自給率低、對國際市場依賴過高的考量。他分析,單產水平不高是我國大豆和油料作物生產較主要的瓶頸,此外,油菜籽等油料作物的機械化水平還不理想,很多地方對大豆、食用植物油的認識還不到位、責任落實得不夠好。
“我國在大豆和油料作物生產方面并非沒有潛力,只要像抓谷物、口糧一樣抓大豆和油料作物生產,把政策落實到位,完全能做到提高自給率、降低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崩顕榻ㄗh,2022年,我國在保證口糧絕對安全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優化農業結構。
保證耕地數量和質量,產糧于地;繼續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通過優良選種提高單產;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高農機裝配水平;將糧價控制在合理水平,通過支持政策保障糧農的合理收益,調動其積極性;并進一步壓實地方責任,確保各地黨政同責落實到位。
“糧食產量1.3萬億斤的目標對我國來說只是底線。只要責任落實、支持到位,2022年我國糧食產量很可能達到1.4萬億斤?!崩顕轭A測。
銷售部經理:李彩榮 13700313330
技 術 總 工:劉同杰 13931995432
售 后 支 持:劉 杰 15631193027
總 經 理:劉 云 13930114465
電 話: 0311-85054383
傳 真: 0311-85035665
地址: 河北省石家莊市紅旗南大街槐西工業園